造价bim

 

 

一、为什么要bim(冰)

1、设计bim(冰):实现三维可视化图纸设计,比传统二维CAD图纸设计有更多优势,如复杂工程的深化设计与优化设计等。

2、造价bim(冰):实现三维可视化图形算量,比传统单纯手工算式算量有更多优势,如大型工程的快速算量与智能对量等。

土建bim可视化算量-01、导CAD图快速翻模

安装bim可视化算量-16、bim建模与管综

二、认识算量bim软件

1、打开-打开一个MDB格式的实例工程。

2、切换楼层:在状态栏上方小三角处。

3、多层组合:在下拉菜单“视图”-多层组合。

4、模型旋转:在工具栏有个“带光环的球“图标。

5、双击构件弹出“构件查询”窗口可以修改安装高度、专业等属性信息。

★三维算量手动建模思路3步骤

1、选择构件,在导航器新建编号,双击编号顺带设置参数

2、选择布置方式选手动布置

3、绘图:根据命令提示在绘图区操作即可。

★安装算量手动建模思路3步骤:

1、选择构件,弹出导航器后,布置方式选手动布置

2、在导航器新建编号,双击编号顺带设置参数

3、绘图:根据命令提示在绘图区操作即可。

 

二、土建算量bim任务与作业分解

希望教学楼工程建模操作任务分解

(一)手动图形建模

1、新建工程:双击桌面三维算量图标,根据提示新建一个工程。

2、工程设置:设置计算依据和楼层。(命令:GCSZ)

3、绘制轴网:参照《建模思路3步骤》(命令:HZZW)

4、布置柱体:参照《建模思路3步骤》(命令:ZTBZ)

5、布置梁体:参照《建模思路3步骤》((命令:LTBZ)

6、布置板体:参照《建模思路3步骤》(命令:BTBZ)

7、布置独立基础:命令:DJBZ

8、布置条形基础:命令:TJBZ

9、布置砖墙:参照《建模思路3步骤》(命令:QQHZ)

10、布置门窗:参照《建模思路3步骤》(命令:MCBZ)

11、布置栏杆:参照《建模思路3步骤》(命令:LGBZ)

12、布置扶手:参照《建模思路3步骤》(命令:FSBZ)

13、布置女儿墙:操作同布置砖墙,注意改女儿墙高度。(命令:QQHZ)

14、布置压顶:参照《建模思路3步骤》(命令:YDBT)

15、布置组合楼梯:操作参照以下4个步骤(命令:ZHLT)

①新建组合楼梯编号LT1:楼梯类型选择“上A下A”;下跑梯段编号选择… …

②分别一一新建梯段、扶手、栏杆编号以及楼梯梁、楼梯平台板编号。

③回到第一步,下跑梯段编号选择… …。

④在绘图区左键,即可布置该组合楼梯。

16、布置散水:操作参照《三维算量手动建模思路3步骤》(命令:SSBZ)

17、台阶布置:参照《建模思路3步骤》(命令:TJHZ)

18、构造柱:参照《建模思路3步骤》(命令:GZZ)

19、装饰装修工程布置:操作参照以下4个步骤

①新建地面编号,一般选用智能布置。(命令:DMBZ)

②新建墙面编号,一般选用智能布置。(命令:QMBZ)

③新建天棚编号,一般选用智能布置。(命令:TPBZ)

④新建房间编号,可以组合布置“地面”、“墙面”、“天棚”,一般选用智能布置。(命令:FJHZ)

20、手动建模总结:操作方法主要对应CAD的点、线、面的绘制方法,来对应绘制柱点类、梁线类、板面类等构件图形建模,以及抽钢筋。

(二)识别图形建模

1、CAD截图:用CAD打开电子图,框选范围,再用W命令导出到电脑桌面。
2、导入图纸:在三维算量软件中,输入命令DRTZ,选择桌面的CAD截图,确定之后再鼠标左键把图纸插入绘图区。
3、图纸移动:命令M。对齐已经绘制的轴网。(轴网显隐开关:Ctrl+数字1)
4、识别柱体:命令SBZT。(显隐开关:Ctrl+数字2)
5、清空底图,导入2层梁,移动对齐轴网。
6、识别梁体:命令SBLT。(显隐开关:Ctrl+数字3)
三、自动布置板:操作参照以下3个步骤:
①新建板的编号。
②布置方式选择“自动布置”,然后点击窗口中的“提取“按钮选择图纸的”板编号或厚度“图层。
③最后再点击窗口中的“自动布置”按钮,即可完成板的自动布置。
四、辅助功能:
1、拷贝楼层,命令KBLC
2、多层组合,命令DCXS
3、构建开关快捷键如下:
①CAD图纸显隐开关:Ctrl+字母i
②柱体显隐开关:Ctrl+数字2
③梁体显隐开关:Ctrl+数字3
④板体显隐开关:Ctrl+数字6
⑤总控制开关:F4
⑥电脑自带截图快捷键Print,然后在画图工具中粘贴即可。
4、构件查询:用于查询和修改图形的属性,包括标高、高度等。(命令:GJCX)
5、核对构件:用于核对和分析单个构件的图形工程量。(命令:HDGJ)
6、核对单筋:用于核对和分析单个构件的钢筋工程量。(命令:HDDJ)
7、工程对比:用于甲方与乙方的工程快速对量,智能分析图形与钢筋的量差原因。(命令:GCDB)

()手动布置钢筋

1、柱钢筋平法布置:命令ZJPF。

2、梁筋布置:命令LJBZ。

3、板筋布置:命令BJBZ。

(四)自动识别钢筋

1、识别柱钢筋大样,命令:SBDY。

2、识别梁筋,命令:SBLJ。

3、识别板筋,命令:SBBJ。

(五)自动钢筋布置:包含以下内容和钢筋的自动钢筋布置,以及调整。(命令ZDGJ。)

1、楼层位置自动判定

2、墙洞(门窗)补强筋

3、底层墙柱插筋

4、砌体墙拉结筋

5、构造腰筋布置与调整

6、梁(条基)拉通调整

7、梁附加筋自动布置与调整

8、板洞边补强筋

9、自动布置构造柱筋

10、墙下无梁附加板筋

 

土建算量bim多次反复讲解重点难点

(一)土方工程的设置:命令GCSZ。操作参照以下3个步骤
1、挖土的深度H,是从基础垫层底挖至室外地坪:需要在楼层设置中设置好室外地坪的标高。
2、挖土是否放坡,以及放坡系数K,与软件自动根据①判定挖土深度H有关,还与土壤类别、开挖形式有关:需要在工程特征中的土方定义中设置好“土壤类别”和“坑槽开挖形式”,如果有挖湿土,还应设置好“地下水位深”。
3、设置好前2步就可以实现自动计算土方工程量。

(二)核对核对构件:用于核对和分析单个构件的图形工程量。(命令:HDGJ)操作参照以下3个步骤
1、以装饰为例,我们在房间布置了墙面装饰之后,想核对墙面S计算结果是否扣减了(门窗)洞口面积;
2、命令行输入“HDGJ”,回车,命令提示“选择要分析的构件”;
3、鼠标左键选择绘图区中墙面装饰编号,右键。窗口即刻显示出该墙面装饰的图形工程量。同时,还可以看到鼠标选中左边的数字计算式,右边对应显示三维模型计算式。测试我们鼠标点击到“非砼面墙面积㎡=54.56”,那么右边可以看到三维模型的图形扣减过程。

(三)核对单筋:用于核对和分析单个构件的钢筋工程量。(命令:HDDJ)操作参照以下4个步骤
1、必须先建立有图形,才能顺带计算钢筋;
2、比如布置了独立基础上的基础短柱,然后用柱筋平法布置柱的钢筋。
3、命令行输入“HDDJ”,回车,弹出钢筋量空白为0的窗口。
4、鼠标左键选择绘图区中柱子编号,右键。窗口即刻显示出该柱子的钢筋工程量。同时,还可以看到柱子内部的三维立体钢筋细节展示。

(四)工程对比:用于甲方与乙方的工程快速对量,智能分析图形与钢筋的量差原因。(命令:GCDB)操作参照以下3个步骤
①打开自己做的工程,命令行输入“GCDB”,回车,命令提示请选择对比“工程量”,还是“钢筋量“;
②如点击前者“工程量“,则弹出选择送审工程窗口。如我打开张飞同学发来的工程,则弹出工程对比设置窗口。
③设置好各项对比内容之后,点击确定,弹出“楼层匹配设置”窗口,再次确定,那么软件就自动分析出两个工程的对比结果。同时,可以对结果进行“批注”,以及“导出差异表”等操作,方便对量。如下图所示:

 

四、安装算量bim任务与作业分解

作业1:给排水工程

操作任务分解:
1、W命令新块截图:框选图纸-输入W命令-(小三点)保存在电脑桌面,确定即可。
2、新建安装算量工程,填写工程设置:设置计算依据和楼层。(命令:GCSZ)
3、导图:导入图纸(命令:DRTZ)
4、识别轴网:“建筑”-“轴网”-布置方式选择“识别轴网”(命令:SBZW)
(图纸开关:Ctrl+字母i)
5、拷贝楼层:菜单“构件管理”-拷贝楼层-把轴网拷贝到每一层。(命令:KBLC)

6、识别立管:
→屏幕菜单“水系统”-“水管”。
→布置方式选“识别立管”,命令行提示提取圆。
→一一设置以下:
①起点高为0终点高为同层高;
②双击材质镀锌钢管-改选材质为排水用PVC-U管;
③管径DN80;
④选给排水专业雨水回路。
→点击管道图层后面的“提取”,再点击图纸上立管圆,右键确定。
→框选图纸,右键即可。
7、识别设备:分别依依识别以下设备:
①小便器;
②坐式大便器;
③洗脸盆;
④地漏。
【*如图纸上缺少图块,无法识别时,可手动布置该设备:
在屏幕菜单“设备二”中,选“卫生洁具”,布置方式选“点布置”,一一对应图上点击布置生成。】
8、布置管道:
→屏幕菜单“水系统”-“水管”。
→布置方式选“水平布置”。
→选给排水专业给水回路,安装高度按照图纸输入,选择正确管径(如果没有管径,可以点击“新建”)。
→在图纸上划线,即可生成管道。
【*管道连接设置“设备连管道”:窗口中的“距离误差”值默认500,表示管道在此值范围内搜寻附近的设备,自动生成连管。如不需要自动连管功能,可以把“距离误差”值设为25即可。】
9、通用功能:管道文字太多,显得乱,如何隐藏;
菜单“工具栏”→“算量选项”→“属性显示”→管线“管道”→通用属性对钩去掉“构件编号”→确定即可。
【*个人建议可以对钩“规格型号”】
水系统辅助功能:
1、辅助功能“交叉立管”:用在不同高度的管道与管道之间,框选它们生成竖管连接。
2、辅助功能“设备连管道”:用在设备与管道之间生成竖管连接。操作先选择设备,右键。设置指定管径,确定。再选择管道,右键。

作业2:照明工程

操作任务分解:【*注:1-5点操作步骤与给排水工程一样
6、识别表格:
→在左侧屏幕菜单的“电气系统”中,点击“箱柜系统图”,弹出导航器;
→布置方式选择:识别材料表
→点击“提取表格”命令,鼠标变成方框,此时命令行提示“选择表格线”,鼠标框选整个图纸图例表,右键确认,图例数据就被识别到表格中了;
→调整红色的表头和修改填写缺漏的构件标高参数,确认无误后,确认确定;
→然后点击“转换”按钮,最后鼠标框选整个工程电气图纸,鼠标右键确认即可识别出所有设备了。
7、识别系统:
(1)配线配管:
→在左侧屏幕菜单的“电气系统”中,点击“箱柜系统图”,弹出导航器;
→弹出导航对话框和“电气设备连立管”对话框,点击“确定”默认“电气设备连立管”,
→点击“新建”按钮,弹出“系统编号管理”,在“系统编号管理”对话框中一一进行编辑“主箱-回路编号-电线配管”三者关系,关闭“系统编号管理”对话框。
(2)布置方式可选:①水平布置;②选设备布置;③识别水平系统;等。
电系统辅助功能:
1、连接设置:
通过“管和设备最大距离”或者“是否连管”来控制自动竖管的生成。
2、读系统图:
→在左侧屏幕菜单的“电气系统”中,点击“箱柜系统图”,弹出导航器;
→布置方式选择:读系统图
→鼠标变成方框,此时命令行提示“请选择主箱文字”;
→鼠标左键点击系统图中的主箱文字,弹出“系统编号的识别”对话框,接着点击“提取全部文字”,命令行提示选择“两列或者三列文字”;
→接着用鼠标框选系统图中的全部输出线的配管配线以及后面的回路编号等文字,右键确认,就被识别进“系统编号的识别”对话框中了;
→此时应该检查对话框中的“线管名称”、“线根数”、“系统类型”、“回路编号”等是否识别正确,最后点击“确定”按钮即可。
→最后在左侧屏幕菜单的“识别”中,点击“识别系统”按钮,那么就可以看到识别的管线回路编号了。
3、管线互配:
在左侧屏幕菜单的“电气系统”中,点击“箱柜系统图”,弹出导航器;
→布置方式选择:管线互配
→命令行提示“选择管线”;
→鼠标左键点击需要修改的图纸中的管线编号,右键确认,即弹出“管线互配”对话框,在“根数”出修改电线根数,在右边双击添加或者修改配管,最后点击“确定”按钮即可。

作业3:空调工程

操作任务分解:【*注:1-5点操作步骤与给排水工程一样
6、识别设备:
→3D选择卧式风机盘管
********星号内操作为了识别出各种规格的风盘**************
*→关键字符:点击“X”,提取标注文字,修改保留前缀符号,删除后缀符号。*
*→标注图层:点击“X”,提取标注文字。 *
*→最大距离:点击“X”,在图纸量取设备到名称的距离。 *
********************************************************
→提取单个图例
→指定块的插入点(即设备位置)
→指定块的方向(即设备方向)
→框选图纸,右键。
7、识别风管:
→屏幕菜单“通风系统”-“风管”,弹出导航器;
→布置方式选择:回路识别
→专业选择“空调风”,回路选择“送风”(“新风”)。
→点“边线图层”后的“提取”,再左键点风管边线,右键;
→点“标注图层”后的“X”,再左键点尺寸文字,右键;
→框选图纸选中,右键。
(新风步骤同上)
8、风系统辅助功能:
8.1、风管连接:
作用:针对风管与风管之间的连接。
步骤:
→屏幕菜单“通风系统”-“风管”,弹出导航器;
→布置方式选择:风管连接,弹出窗口。
→左键选中两个断开,待连接的风管,右键,再点“应用”。
8.2、设备连风管:
作用:针对设备与风管之间的连接。
用法:
→屏幕菜单“通风系统”-“风管”,弹出导航器;
→布置方式选择:设备连风管
→看命令行提示“…的设备”,框选图纸,右键。
→看命令行提示“选择风管”,框选图纸,右键。
→弹出窗口,在生成类型“生成风管软接头”前对勾,在设置误差“设备离管最大距离”后点“X”,量取风机盘管到送风管的距离。最后,点“确定”。
8.3、管连风口:
→屏幕菜单“通风系统”-“风管”,弹出导航器;
→布置方式选择: “管连风口”,弹出窗口。
→看命令行提示“选择主风管”,框选图纸,右键。
→看命令行提示“选择风口”,框选图纸,右键。
9、布置风管支吊架:
→屏幕菜单“通风系统”-“风管支架”。
→布置方式选“自动布置”,设置参数,确定。
10、补充操作以下构件:
1、风管蝶阀:风管阀门。
2、风管消声器:空调设备。
3、新风处理机:通过“复制类型”新增。
4、天花排风扇:电气设备。

作业4消火栓工程参考水系统笔记,步骤

作业5喷淋水工程参考水系统笔记,步骤

作业6防雷接地工程参考系统笔记,步骤

作业7弱电工程参考系统笔记,步骤

作业8火灾自动报警工程参考系统笔记,步骤

作业9bim综合应用工程参考综合笔记,步骤